春遊臺北木柵動物園(2)~亞洲熱帶雨林區

2010053114:39

熱帶雨林是很珍貴的生態系,雖然面積僅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卻擁有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生物種類,其中包括許多特有種。除了孕育多樣性的物種,更提供全球生物所需氧氣極大的比例,並藉由水蒸汽的循環維持地球穩定的降雨,因此,熱帶雨林若是消失,將威脅所有生物的生存與平衡。

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兩旁,以婆羅洲為主的亞洲熱帶雨林,是地球上僅次於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集中地。



 

臺北動物園 亞洲熱帶雨林區1998年落成開放,全區模擬東南亞熱帶雨林的自然生態景觀,依展示動線規劃成河口生態、密林生態及林緣生態三大展示區,區內可見板根、氣生根、支柱根、附生植物、林間霧氣等熱帶雨林特有的生態現象,是國內首座兼具雨林景觀與活體動物的生態展示場,是環境教育的最佳場所。~請參考亞洲熱帶雨林區展示物種介紹~


 

赤頸鶴~舞蹈是鶴的重要行為,代表著不同的含意,尤其在繁殖期更會有一連串求偶的動作,與平日的舞姿有明顯的不同。


 

赤頸鶴配對後永不分離,是忠實的夫婦。但為何shine只看到孤獨的赤頸鶴?!



 

綠頭鴨~體長50-65公分,重750-1575公克。有非常明顯鑲白邊的藍色翼鏡。雄鳥頭部為閃亮的綠色,頸部有白領圈,不會誤認。雌鳥全身褐色,嘴橙褐色。生活於各類型的濕地,包括淡水、半鹹水及鹹水。



 

亞洲熱帶雨林區的涼亭有意思!


 

亞洲熱帶雨林區有很多種類的靈長類,展示物種介紹中有大長臂猿人猿(紅毛猩猩)白手長臂猿馬來猴(食蟹獼猴),但shine不很確定圖中是哪一種?!若配對錯了,敬請先進們告知囉!



 

為什麼感覺似乎心事重重的樣子喔?!

 


 

臺灣山羌為臺灣特有亞種,是臺灣三種鹿科動物中體型最小的。.臺灣山羌生性敏感、膽小,在野外的行動非常隱密,通常於清晨、傍晚及夜晚時出來活動覓食。園中飼養的雄山羌在每年4-6月時會掉角。


 

白手長臂猿?!


 

白手長臂猿~體長44 -63.5cm,體重4 -8cm 全身長有濃密的毛,毛色變化很多。最大特徵為臉的周圍和手、腳呈白色。白手長臂猿以家庭為單位結群活動,每一個家庭包括一對成猿及牠們的兒女,有固定的生活空間及領域,領域性強。

 


 

白手長臂猿在地面行走時,長手顯得有點累贅,常以高舉過頭的跳躍方式前進,不會游泳且相當怕水。


 

白手長臂猿是樹棲性的動物,經常利用長臂快速地擺盪穿梭於林間,一次擺璗的距離可長達3公尺。
 


 

馬來猴(食蟹獼猴)~ 冠毛短,體色呈灰棕色至深棕色,四肢呈黃褐色,尾長約66公分。馬來猴是東南亞和印尼一帶最常見的群居性獼猴,經常在河口邊的紅樹林及沼澤等地出沒。馬來猴喜食蝦、蟹及有殼的小動物,因此又稱食蟹獼猴。
 



 

大長臂猿~體型是所有長臂猿中最大的,雙臂展開可達180公分。全身濃密的毛呈黑色,喉囊裸露在外,肢體修長。


 

長臂猿和人猿都會用雙手在樹林間交替攀援行進,長臂猿更是將臂行法發揮得淋漓盡緻。長臂猿有鳴叫的特殊習性,最大用意在於宣示領域範圍。鳴叫的方式會因種類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以大長臂猿的鳴叫最具震撼力。長臂猿的拇指退化,較其他四指短小許多,攀援樹枝時拇指緊貼手掌內側,用其餘四指如鉤狀扣住樹枝,懸盪十分靈活。而大長臂猿的後腳二趾和三趾之間有蹼膜接連,所以又名「合趾猿」。

 


 

人猿(紅毛猩猩)~ 有一身紅褐色的長毛、肥大的雙頰、寬鬆的喉囊和大肚子,前肢較後肢長,手指和腳趾長而彎曲。


 

成年雄人猿最大的特徵是臉頰兩側及喉囊變大,臉部明顯加大許多。人猿每天晚上會利用藤蔓、樹枝等架在樹岔間,再舖些樹葉築成簡單的窩,如果下雨便會搭一個屋頂或手握一片大葉子遮頭。
 

 



由於人猿常棲息在樹上,在地面行動又和人類非常相似,所以馬來語的「人猿Orang-utan」指的就是「森林的人」的意思。



 

連接區間的木橋步道色彩很熱情喔



 

馬來貘~體長1.8-2.4公尺、肩高90-107公分、尾長5-10公分、體重250-540公斤身體渾圓,皮厚,全身除後段有如穿著肚兜的白色體毛外,其他部位皆呈黑色。小貘出生時,身體有條紋狀的保護色,長大後體色會轉變,雌貘較雄貘大。



 

馬來貘黑天鵝原來是好朋友ㄝ!~黑天鵝的名字是小白ㄝ~



 

黑天鵝~體長110-140公分,重3700-8750公克,翼展寬160-200公分。瞳孔淺紅色或淺粉紅色。雌鳥平均體型較小,瞳孔及嘴色較不鮮豔。幼鳥褐色,有淺灰色斑駁狀羽毛,嘴色較



 

馬來貘前腳4趾,後腳3趾,是當今最原始的奇蹄類動物。馬來貘的鼻子十分靈活,除了可以捲食食物外,在水裡也可以伸出水面呼吸。馬來貘視力較差,除了靠聽覺及嗅覺來偵察環境外,也會將鼻子貼近地面來感覺週遭是否有危險


 

6月初動物園增添小馬來貘 迷彩裝見喔!



 

這對馬來貘未免太親熱囉!



 

馬來熊~頭至尾長110-140公分。


 

馬來熊頭大,耳小,體色呈深棕色或黑色,胸前有馬蹄形的白斑。毛短具光澤,四肢向內彎,內側及腳底無毛。




 

馬來熊由於四肢內側無毛並向內彎,加上有長鉤爪,爬樹的動作十分靈活迅速。



 

馬來熊居然就高掛在樹稍上休息ㄝ!



 

馬來熊嗜食蜂蜜,當牠發現蜂巢時,會用銳利的爪將蜂巢掰開,並用特有的長舌或兩手輪流伸入蜂巢中舔食。



 

生長在熱帶地區的馬來熊是體型最小的熊。



 

亞洲象~肩高達3.5公尺,體重約5.5公噸。象牙可長至3.5公尺,重可達60公斤。身軀龐大,頭大,四肢粗壯,體色暗灰。公象有「象牙」。


 

象鼻是由上唇與鼻子組合而成,呈管狀,其內沒有骨骼,又有彈性的肌肉組織,可隨意轉動,伸縮自如,能喝水、撿拾物體、捲食物、沖水、抓癢等,非常靈活。
 


 

象牙指的是大象上顎的門齒,是公象的重要特徵之一。象牙的功用在於剝樹皮、掘樹根,也是顯耀社會地位及攻擊敵人的武器~這些大概都是母象囉~

 


 

雖然是陰雨天,漫步在臺北動物園的園區感覺既舒適又能增長知識ㄝ!~待續~

 

~~歡迎繼續賞玩 木柵動物園~鶴園&大貓熊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