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巴黎遊記40~悠遊左岸.藝術之橋Pont des Arts

2017062208:00
 


早期巴黎分三部份~小橋外區、西堤島跟大橋外區,後來這三個名稱改為"大學區" 也就是所為的"左岸",這樣一直延用到法國大革命時;其實塞納河南面就稱為左岸。



巴黎一直都是左岸藝術人文氣息濃厚,右岸則是商業與觀光的發展地區(像是les halles,香榭麗舍大道,巴士底廣場 都是右岸觀光重地)。而真正保留左岸人文風格的都在第六區"聖哲曼德布雷st-Germain-des-pres"






聖哲曼德布雷除了到處可見的藝廊、咖啡館、書店,許多出色的爵士餐廳也都在這裡聚集,同樣也是藝術學生聚集的場所,像是國立藝術學院還有設計學校ensad都在那裡占有重要角色。



餐館前的海鮮擺放,shine覺得很有趣。



 

聖哲曼德布雷是輕鬆悠閒左岸的中心地


常聽到左岸咖啡的廣告,還以為左岸咖啡是一間咖啡館的店名;來到巴黎左岸感覺咖啡不只是一杯咖啡,而左岸咖啡館也不是一間咖啡館,原來左岸咖啡是指巴黎塞納河左岸~林立咖啡館間流動的氣息!



來到法國,喝咖啡是一種融入在地生活與文化的方式,因為台灣把"左岸咖啡"的名號炒得很熱門,很多朋友都以為在巴黎真的有一家店叫"左岸咖啡館",非也,其實事實上並沒有喔!



 

昔日咖啡文化即在此綻放,即使在高級精品店逐漸進駐的現在,老式商店也照常營業中;此區小型畫廊密集,也有許多家庭式啤酒館。






左岸街道上到處可見露天桌椅和店面延伸出來的遮陽遮雨棚,每間都有自己的顏色和樣式,很有意思。






卡尼特可麗餅 La Creperie des Canettes是巴黎首屈一指的法式薄餅,不知是否這間ㄝ?!



轉角的麥當勞居然外面還搭建室外空間,似乎在台灣沒見過ㄝ!






梅媽想吃可麗餅,雖然人很多還是去排隊,shineW就在附近閒逛….



左岸是以地形學的定義,面向河流下游,左手邊叫左岸而來。咖啡區就位在"塞納河的左岸",在文化意涵上,塞納河將巴黎切分成兩岸的發展氛圍也不盡相同;右岸著重在歷史文物與奢華象徵;而左岸則朝向知識份子的精神指標與知識文化孕育的搖籃。



聖哲曼德布雷區 (Saint-Germain-des-Pres),擁有左岸著名的幾條購物大街,有著歷史可上溯自西元六世紀的聖哲曼德布雷教堂,還有許多聞名的咖啡館和巴黎最著名的藥妝店;



人行道上偶而會有書報攤,讓我想起以前台北似乎也有,但似乎都不見啦!



 

位於聖哲曼德布雷區的藥妝店Citypharma應該是巴黎最有名的藥妝店,裡面人山人海,價格真的比較便宜,我們買了很多,但shine忘記拍店面。



 

PAUL在巴黎應該很普通吧?!



 

生火腿店,歐洲人就愛這一味吧!



左岸的聖哲曼德布雷區 (Saint-Germain-des-Pres)位於巴黎第六區內,擁有左岸著名的幾條購物大街;






喜歡悠閒、喜歡購物、喜歡歷史建築的人,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地。









左岸算是文化氣息比較濃厚的一區,處處可見的咖啡店與畫廊都是很明顯的代表。







聖哲曼德布雷大道是左岸的精品街之一






聖哲曼德布雷教堂 Église St-Germain des Préss是歷史相當悠久的修道院 -斑駁的外觀,述說著她的悠久歷史。



聖哲曼德布雷教堂原為西元542年巴黎主教聖哲曼為西班牙殉教者建的教堂,8世紀被視為聖本篤教會重要的修道院,9世紀時被諾曼人破壞,10~11世紀重建,現存的鐘樓與主殿都在這時間完成 ,整個建築形式簡潔明瞭、不浮誇,反而很耐人尋味。



這座巴黎號稱最古老的教堂,源自於11世紀,到了19世紀才修復,這座高高的尖塔完成於990年,是法國現存最古老鐘樓;這兒也有名人墓,17世紀的哲學家笛卡兒René Descartes即葬於此~(我思故我在是法國哲學家笛卡兒哲學命題,即:「我思故我在」是一個典型的肯定前件的論證形式)…..



聖哲曼德布雷教堂對面街角就是巴黎左岸最有名的咖啡館 ~ 雙叟咖啡館又譯雙偶咖啡館(Les Deux Magots);



 

曾經擁有巴黎文學和知識精英聚集地的聲譽,這聲譽來自於來此光顧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西蒙·波娃薩特等知識分子,和歐內斯特·海明威等年輕作家;加繆畢卡索也是這裡的常客,自1933年以來,每年會向法國小說頒發雙偶文學獎。



咖啡廳的名字來自於柱子上的兩個中國買辦的木製雕像,我們沒進去所以沒看到!



 

雙叟隔壁則是同樣也很有名的花神咖啡館(Café de Flore),位於巴黎第六區聖日耳曼大道和聖伯努瓦街(Rue St. Benoit)轉角,長期以來一直以其知識分子精英主顧著稱,室內裝飾為經典的裝飾藝術運動風格。



 

紅色座位,桃花心木和鏡子自二戰以來並沒有多大變化,花神咖啡館招待了戰後大部分法國知識分子,據說薩特西蒙·波娃在此會面喝一兩杯,討論他們的存在主義哲學 弗雷德里克·貝格伯德Frédéric Beigbeder)於1994年設立了文學獎花神大獎賽,每年在花神咖啡館頒獎。



 

超過百年歷史的左岸咖啡就是雙叟咖啡館、與花神咖啡館,除了咖啡館本身的咖啡跟食物外,更讓人嚮往的是那些曾經有無數個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在此創作空間蘊釀衆多理念。






在聖傑曼德布雷感受到巴黎悠閒的氣氛,最有名氣的雙叟,花神,多摩,圓頂咖啡都在這;感覺巴黎似乎因聖傑曼德布雷而美麗…….



店面感覺雅致,忘記賣什麼;聽說大名鼎鼎的Pierre Hermé店內有名的玫瑰可頌及馬卡龍既美麗又可口,可惜沒經過囉!



不知是哪兒?



終於走到塞納河畔






法蘭西學會(Institut de France)是法國的學術權威機構,由5個院組成,其中最出名和最權威的是法蘭西學術院(Académie française)。






宏偉的法蘭西學會 (Institut de France)的巨型圓頂






法蘭西學會範圍很廣,前面就是藝術之橋(Pont des Arts),又稱為法蘭西學院的藝術散步橋(Passerelle des Arts )。



雖然細雨綿綿,還好不是豪大雨;梅這一路睡得很甜,留影將來告訴她曾經來過囉!



 

塞納河氾濫成災的景象(百年僅見 塞納河暴漲淹上岸 巴黎人傻眼)






 

藝術之橋(Pont des Arts)跨越巴黎塞納河,全長155米,寬11米,連接著法蘭西學院與羅浮宮。



巴黎藝術橋上原本掛滿數十萬個「愛情鎖」,世界各地的情侶來到這裡將鎖掛在護欄上,再把鑰匙丟入塞納河裡,以象徵兩人永恆不朽的愛情。




20146月,由於累計已經有45噸重,讓橋樑難以負荷,有倒塌危險,巴黎市出動人員,拆除橋上所有的愛情鎖,改以塗鴉畫裝飾作為替代;目前是人物造型的裝置藝術。



這座美麗的橋樑位於巴黎的心臟地帶,是放鬆身心和欣賞塞納河優美景色的好去處。






雖然細雨綿綿,至少撐傘還能在此散步就覺得很滿足囉! 瞧塞納河氾濫的狀況,若遇上傾盆大雨則哪兒都去不得ㄝ!









橋面上常常有些活動;這段期間大概是以人像為主的裝置藝術吧!



比鄰藝術橋的,就是西提島,還有西提島上的新橋 (Pont Neuf)






新橋(Pont Neuf)是法國巴黎塞納河上最古老的橋,「新橋」這個名稱是為了從許多連結兩岸的橋梁中區別出來而取的。


天氣好時,很多年輕人喜歡坐在橋上的木板地面上看書,聽音樂或是晒太陽; 一層層木板鋪在橋上,橋的兩側有露天書攤,吸引很多觀光客前來。






 

走在橋上,似乎很自然的就會放慢腳步,緩慢地感受塞納河的悠閒……



新橋位於西堤島(位於塞納河的中心,也是巴黎歷史的核心)的西邊,連結巴黎的左岸(巴黎的南部)與右岸。



新橋長278公尺(912英尺),寬28公尺(大約92英呎),可以分成兩個部分,西堤島與左岸之間的部分有5個拱,與右岸連接的部分則有7個拱。



這條寬廣的人行橋兩端分別是羅浮宮及法蘭西學會,其實只需10分鐘便能走完。






在這座木橋上散步,欣賞塞納河的緩緩流水…….



 

窄小的橋面,連結左岸與羅浮宮後面的入口





以人像為主的裝置藝術慢慢欣賞是很不錯喔!



橫跨塞納河的新橋(Pont Neuf



很快就走過來羅浮宮後面的入口囉!






藝術橋(pont des Arts)也被稱為藝術步行橋(passerelle des Arts),於18021804 年之間由路易-亞曆山大..塞薩爾(Louis-Alexandre de Cessart)建造,連接羅浮宮的方形庭院(Cour carrée du Louvre)和法蘭西學院(Institut de France)






這座步行橋最初用鑄鐵修建,但是由於受到諸多外部事件(戰爭,船隻撞擊,等等)影響而變得脆弱不堪,因而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以鋼材重新建造。






塞納河景觀






 

藝術之橋Pont des Arts1804年完工,是一座9拱金屬人行橋,為巴黎首座鑄鐵步道橋,後來拱的數目從9改成7,保留橋的外觀,但是對結構進行改造。



遠看像是一條條黑線交織而成,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造型太藝術了,所以被稱為藝術橋 (Pont des Arts)



至於愛情鎖橋太沉重,巴黎政府在20150603日拆光光。如今是漫步者、情侶以及畫家們的必去之地,它以其環境以及能夠飽覽巴黎名勝古跡的獨特觀景點而吸引人們。交通地鐵站:Pont Neuf(新橋)



左岸遊覽結束,將穿過羅浮宮走回飯店。~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