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紅樹林自然保留區之旅~5人同學會

2009120115:56

5月初 shine到台北辦美簽,特別聯絡久未見面的大學同學,Jin知道我愛走路及拍攝,就安排到淡水紅樹林來個生態之旅;大夥在紅樹林捷運站碰面後,從下車出口左邊進去,循著生態木棧道,開始5人同學會的生態之旅囉!

首先看到關渡大橋,可惜欄杆擋著


 

淡水紅樹林生態保護區位於台北縣淡水鎮、淡水河北岸出海口5公里處,範圍從竹圍到鶯歌的河岸,面積為76.41公頃,屬於羅東林區的區外保安林;淡水紅樹林生態保護區是淡水河從上游夾帶泥沙所堆積而成的海岸沙洲沼澤區,在漲潮時有2/3的區域是在水中,因此成為相當特殊的潮間帶區域,蘊蓄了許多生物在此棲息。


 

久未見面的5人同學們一定要合照囉!~想當年個個都是大美女呢!


 

淡水紅樹林的生態木棧道感覺很雅致ㄝ!



 

綠意盎然的紅樹林,名稱源自紅樹科植物「紅茄冬」的特徵。紅茄冬的樹幹、枝條、花朵含有單寧酸,氧化後可提煉紅染料,東南亞馬來民族把紅茄冬稱為「紅樹」,後被用來泛指像紅茄冬這類生長在全球熱帶、亞熱帶陸地海岸半鹹水潮間帶泥濘地的常綠灌木或喬木樹林。



 

淡水紅樹林自然保留區,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交匯處、靠近竹圍的河段,是紅樹科植物「水筆仔」生存的區域,目前保留區內不僅保護了台灣面積最大的水筆仔純林,還擁有包括招潮蟹、彈塗魚、鳥類及眾多底棲生物所構成的豐富自然生態。



 

淡水鎮與八里鄉以淡水河為界,在河口附近淡、海水的交界處,水中的鹽度隨潮汐而變,且兩岸的淤泥中含有河水從上游帶下來的豐富養份且位於生態消長的早期,因此形成了一處基礎生產量很高的沼澤地,更生長著亞洲地區緯度最高的「紅樹林」。紅樹林並非單一樹種所形成的樹林,而是因為這些生長在熱帶到亞熱帶海岸或河口的樹木,其樹汁含有大量用以平衡海水滲透壓的有機物而呈紅色,因此而得名。在臺灣地區的沼澤區中生長的紅樹植物以水筆仔、海茄苳和五梨跤為主,而草本植物則以五節芒、蘆葦、茳茳鹹草、舖地黍、雙穗雀椑、巴拉草和長梗滿天星等較為常見。這些植物的葉片在掉落後,分解成的有機小碎屑,即成為生活在這地區內許多動物的主要食物。




 

水筆仔的胎生苗



 

水筆仔因胎生苗狹長如筆而得名,屬於長綠小喬木,夏天5至6月開出白花 ,夏末秋初,8至10月,結出綠色圓錐形的果實,上頭還留有反捲往上的花萼,步入11至12月,鮮綠的胎生苗用力吸收母體的營養,發芽生出胚軸,探出果實外頭,在寒風細雨中鍛鍊堅強的求生意志。待暖春來臨,4至6月,胎生苗進入成熟階段,胚軸末端轉為紅色,逐一從母樹上掉落,隨著潮汐去獨闖天涯,完成嶄新的生命循環。


 

水筆仔為常綠闊葉亞喬木,可生長在淹水的淤泥上,高可達 五公尺 ,葉對生,厚革質, 長卵形,長約 15公分,夏季開花,呈白色。種子成熟後在母樹上直接發芽,往下長出胚根,長可達 30公分,形如毛筆,故名「水筆仔」。幼苗成熟後,大多可以垂直掉落插入淤泥中,再長出葉片,因此可以說是一種「胎生」的植物,是為了適應沼澤地區的特殊環境所演化出來的一種繁殖方式。

 


 

不知是哪種植物~畢竟大夥離花樣年華的學生時代已經很久遠囉!



 

「紅樹林生態樂園」結合了淡水紅樹林自然保留區內的水筆仔樹林、及潮間帶動物的自然生態,再搭配生態觀察建築物、簡易的導覽設備與具創意感的公園基礎設施,可以說是台灣第一座融合天然生態與導覽、休憩功能的自然生態樂園;包括有「入口地標」、「螃蟹休憩椅」、「自行車架」及「賞鳥台」,讓民眾可以體驗、欣賞豐富的紅樹林生態。
 

 


 

遠處不知是否就是鼎鼎大名的"觀音山"



 

很有造型的招潮蟹的椅子


 

在招潮蟹的椅子再來合照囉!
 



 

「紅樹林生態之旅」全長2.5公里,步行約11.5小時。


 

淡水捷運站(仿復古式建築)



 

淡水捷運站附近應該可以欣賞觀音山吧!…


 

其實同學聚會景觀並不重要,因為...話都講不完囉!




在 淡水老街大小特產通通找得到-阿給、鐵蛋、酸梅湯~真是很熱鬧!

~逛過淡水老街, 我們繼續前往  漁人碼頭 觀賞夕陽囉!~